我院院報創(chuàng)刊十周年座談會隆重召開
院領導張繼良、左曉民、王思懷出席座談會
十載歲月,記敘滄桑;數(shù)度春秋,見證輝煌。4月13日,我院召開紀念《商洛學院》創(chuàng)刊十周年座談會。院黨委書記張繼良,院黨委副書記、院報現(xiàn)任主編左曉民,紀委書記、院報首任主編王思懷出席座談會。座談會由宣傳部部長郭英勇主持。


院黨委書記張繼良
張繼良首先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。他對院報今后的發(fā)展提出了具體要求:學院要增強時效性,堅持政治導向性,增加社會輿論功能;發(fā)揮其記敘性和紀實性的功能;注重報紙的可看性、可讀性。他希望院報辦出特色,發(fā)揚地域、大學、應用、服務地方的優(yōu)勢;做得更加有廣度,做到多元化、多角度、百花齊放;做得更加有深度,深入挖掘信息、深層次報道新聞事實;辦報人應該做好策劃,辦出新意。同時,面對新媒體時代,院報應該與時俱進,擴展多方位的宣傳渠道。

院黨委副書記、院報現(xiàn)任主編左曉民
左曉民介紹了院報十年的發(fā)展歷程。院報自2002年4月15日創(chuàng)刊以來,在院黨委的領導下,堅持辦報育人、服務師生、服務學院的改革發(fā)展的辦刊宗旨,不斷地提高報紙的質量、吸引力和影響力。創(chuàng)刊十年來,院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。院報的發(fā)展也是我院改革發(fā)展的一個窗口和縮影。左曉民說,我們取得的成績和今后的發(fā)展離不開學院黨政的關懷、以師生為主體的廣大讀者的支持、幾代院報工作者的辛勤努力,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厚愛和支持。

院紀委書記、院報首任主編王思懷
王思懷在座談會中談到,一個優(yōu)秀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十足的熱情和認真、謹慎的工作態(tài)度。院報是學院對內對外宣傳的窗口和平臺,院報的內容應更加貼近生活,貼近師生,吸引讀者的注意力,還要進一步發(fā)揮好黨政喉舌、輿論監(jiān)督的作用。
《工人日報》駐陜西記者站站長毛濃曦,陜西省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王繼武,《中國教育報》駐陜西記者站副站長秦明,《陜西日報》資深記者賀濤,商洛市電視臺總編輯黨銀平,《商洛日報》總編劉少鴻,商洛市郵政局黨委書記、局長李建軍,《商洛日報》社印刷廠廠長牛剛良,商州區(qū)移動分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劉東生,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(zhèn)《寮步》雜志社主編、院報首任學生記者團團長陳波等社會知名人士應邀參加座談會。參加座談會的還有院黨委委員、教務處處長劉端森,院報首任副主編、科研處處長李繼高,中文系主任黃元英,學院辦公室、學生處、現(xiàn)代教育技術中心等相關負責人,中文系教授李中合、中文系教師陳敏,院學生會、院報記者團、校園廣播電臺學生代表等。

《工人日報》駐陜西記者站站長毛濃曦

陜西省高校校報研究會理事長王繼武

《中國教育報》駐陜西記者站副站長秦明

《陜西日報》資深記者賀濤

商洛市電視臺總編輯黨銀平

《商洛日報》總編劉少鴻

商洛市郵政局黨委書記、局長李建軍

宣傳部部長郭英勇

院報首任學生記者團團長陳波
與會嘉賓、教師、學生代表討論熱烈,紛紛為院報建言獻策。毛濃曦說,院報對校園文化的宣傳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,是學院的名片,是人才培養(yǎng)的基地,是鍛煉人的好地方,希望學生記者借助此平臺走得更高、走得更遠;王繼武說,商洛學院報忠實記錄了商洛學院波瀾壯闊的發(fā)展歷程,展現(xiàn)了商洛人矢志不渝的、不甘平庸的精神風貌,希望院報乘創(chuàng)刊十周年之風,再創(chuàng)輝煌;黨銀平說,院報是集學術、娛樂于一體的傳播媒體。他建議學院在院報基礎上拓寬思路,開放性辦報,面向商洛地區(qū)辦報。增加其它宣傳平臺,以填補校園文化建設的不足之處;劉少鴻說,十年里,院報培養(yǎng)了大批優(yōu)秀人才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,希望院報越辦越活、常辦常新,辦出激情、辦出特色;黃元英說,院報“人少貢獻多,報小氣象大”,是廣大師生揮灑智慧的園地,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陣地,是傳播校園文化的最佳途徑;陳波等一批從院報走出的新聞媒體人紛紛表示,院報是自己新聞工作的起點,院報的學生記者經歷提高了自己的業(yè)務能力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為自己走上新聞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(文∕瞿姍姍 朱自立 圖∕王霄飛 張昊)